•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其他资讯 >

    “友爱路20号”双语读剧,用青春故事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

    发布时间:2022-06-07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5月13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承办,广州粤剧院、《老倌有戏》栏目、跨粤文化协办的“青春有我,读剧匠心”——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剧本诵读会在红线女旧居圆满举办,此次活动是今年“友爱路20”号人文艺术平台的特色活动之一。
     

     

     

    直播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广东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这片南粤大地讲述了无数个“觉醒年代”的故事,本次诵读会围绕这些故事,以粤剧话剧跨界表演、双语读剧、议题探讨等创新的形式,在线上与广大观众唱响壮丽的青春之歌。

     

    本次诵读会以线上直播和电视播出的形式,包括抖音、今日头条、腾讯网、粤学习、触电新闻、粤听等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超过90万人次在线参与观看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副秘书长陈艳冰等嘉宾
    临现场为演员加油打气

       

                                                                                                                     

                                                 图片以青年为题,开展跨剧种对话式交流图片

     

    活动从李大钊先生的经典著作《青春》出发,邀请来自粤剧界与话剧界的青年代表,分享他们关于“青春”的理解,讨论青年之于个人、国家、民族的价值,探讨粤剧与话剧跨界融合的意义。


    国家二级演员李跃辉、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周丽珊担任讲述人


     

         本次诵读会将《家》《刑场上的婚礼》两个经典剧本作为诵读材料之一,通过粤剧与话剧两种艺术形式的分别演绎,碰撞出跨艺术语言的魅力。剧本的演绎诵读呈现了青年对于封建压迫的觉醒反抗,他们发出的对自由与生命的呐喊响彻历史长空,直至今天仍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红线女将巴金的《家》搬上粤剧舞台,并亲自担任导演,如今由其红派传承人进行重演,不仅是对红派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星火燎原精神的延续。
     

    图片

    青年演员赵国栋、马俊雯国语诵读话剧《家》选段

     

    图片

    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苏临轩、国家二级演员葛锐娟粤语诵读粤剧《家》选段

     

    图片

    青年演员张力萌朗诵陈铁军赴刑场前的内心独白

     

    图片

    国家二级演员陈骏旻、广州粤剧院青年演员汪素珍演出粤剧《刑场上的婚礼》选段
    最后“就寄给中国人民吧!”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诵读会上还精选了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历史名人的近现代作品《红的归来》《寻秘郑家大屋》,《红的归来》是第一部将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搬上粤剧舞台的作品,讲述其为助力祖国建设,毅然决定从香港回到广州的历史记忆,而澳门题材沉浸式话剧《寻秘郑家大屋》则以更为新鲜的形式,讲述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往事。

    图片

    广州粤剧院青年演员柯超杏、李霆辉粤语诵读粤剧《红的归来》

     

    图片

    李跃辉、赵国栋国语诵读话剧《寻秘郑家大屋》

     
     
    图片以剧本为基础,双语解读青年鸿鹄之志图片
     
    除了对剧本的重新演绎,诵读会的精髓在于使用第三者讲述的形式,在沉浸式演绎结束后,附上作者对于剧本的抽离式解读。为了对剧本人物形象进行更为深刻的展示,剧本重演与解读讲述两种形式,糅合了第一与第三视角,多维度深挖人物形象背后的历史精神。

    图片

     

    图片

    此次诵读会特意选取普通话与粤语两种语言,并由讲述人讲述剧目背景,带观众更快进入故事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稿件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红线女艺术中心,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