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简介 > 名编剧 >

    卢有容

    发布时间:2014-04-24 作者:陈超平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卢有容

           卢有容(一八八九至一九四五)字云耶,号范阳梦觉山人,曾用名鲁史。清末至民国时人,粤剧编剧家、诗人。下面按其家世、生平、剧作成就、诗作词作等简述之。

     
    家世

     
           有容为东莞莞城步步高卢氏第二十一代世孙。上溯五代太公(即其太祖父、十六世祖)卢观(字英上,号横经),‘生性刚直,取与公平,弃文习武,兼善岐黄’;乾隆二十五年(即庚辰年,公元一七六0年)恩科中式第二十九名举人,历任知县。其高祖父(即十七世祖、横经之四子)卢二秩(字掖门,号东闾),青年时苦学,‘曾历战棘围十馀载’,嘉庆十八年(即癸酉年,公元一八一三年)中式乡荐第十九名举人;历任山西赵城和永济、荣河、襄陵等县知县,后升任霍州知州和特授湖北归州知州,荐擢宜昌知府,惜未赴卒。‘居官清慎,案无积牍’。其曾祖父(即十八世祖、二秩之二子)卢应耀(字长民,号星垣),附贡生,‘禀性慧敏,能默念五经’。其祖父(即十九世祖、应耀之六子)卢为桢(字幹之,号质卿),由于‘不惯居乡,抱有远志’,常外出贸易,客卒于江宁。其父亲(即二十世祖、为桢之独子)卢敏政(又名百威,字灏澜,号嗣儒),生于公元一八五五年,卒于一八九五年;‘公正仁德,有儒士风度,事母至孝,和悦乡人,善释纷争,邻里敬仰,舌耕有载,惜中年即逝’。此外,有容之曾叔(即其曾祖父应耀之弟)卢应翔(字觉民,号叔蘧),道光五年(乙酉年,公元一八二五年)科举人,历任浙江、陕西邢部督捕司正郎,后在江南军营效力;有容之叔公(即其祖父为桢之弟)卢为霖(字沛然,号雨人),‘胸襟豁达,慷慨仗义,兼精医卜诗画’,少从季父叔蘧转战江南,屡建战功,由川沙营千总渐次升任浙江宁波左右营游府,实授定海参将,钦加副将衔补用协镇都督府。(以上资料均见卢氏家谱)
     
           纵观有容之出身、家世,从家谱中得知,自太祖父十六世祖以还,其族人中大多或仕途(中举人)为官(任知县到知州、督捕),从武(相当现在军阶从团级到军级,衔六品顶戴到五品、三品顶戴);或经商、行医,执教兴学,近代以后还出洋、走埠。世代清正廉明,忠孝节义,勤劳仁德,造福乡梓。被朝庭赐予‘大夫第’。据说乾隆皇帝还亲笔赐其宅门牌匾。

     
    生平

     
           有容出生于光绪十五年(己丑年,公元一八八九年)五月十五日未时,七岁(一八九五年)丧父。由于父亲一向禀持文人雅士遗风,在乡从教师职业,娶省城广州女吴氏,故其父母自小教他沙盘写字,秉承家族中习文风气,雅好诗词歌赋。十二三岁时就读于学塾,十四岁为瓜菜小贩,十五岁在邑城师范学堂(即后来的东莞中学)充杂役,十八岁转当莞中排字工人并组织爱群印刷社,二十二岁毕业于县的自治研究所,第二年(二十三岁)又毕业于半夜师范讲习所,二十四岁(即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农历壬子年)从母命娶莞城北街林氏女为妻,二十五岁担任本县望溪乡立(今望牛墩)宏益小学教师,三年后(即二十八岁)作玉勒村塾师,三十一岁充县署录事。二十五岁到三十一岁这段时间,诗酒相酬,以文会友,交结同好,关注民间百姓的生活疾苦和酷爱自然山川,写下不少诗篇。一九二0年(三十二岁)离乡前往香港谋生。一九二一年执教鞭于香港开文学校,第二年母卒。一九二三年夏(三十五岁)挈家眷寓港,一九二五年夏适香港大罢工携眷回乡,是年冬(年尾十二月)复赴港。一九二六年(三十八岁)执教鞭于香港敦梅学塾(后为私办中学),是岁秋(七月)返广州为马师曾、陈非侬等人的大罗天剧团编撰歌曲(即任编剧)近两年。一九二八年春(四十岁)复为敦梅学校(中学)教师,是年秋(七月)为国风粤剧团的编剧。剧团解散后,仍兼任教师。一九三0年底至一九三二年春(四十二至四十三岁)应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大舞台戏院老板之聘赴美任“大舞台曲部撰述”(即编剧)一年多长。一九三二年二月由美返回香港。一九三三年春,马师曾亦由美返港,为源杏翘组太平剧团,卢应聘为该剧团编剧多年。一九三四年(四十六岁)复为敦梅学校教师,仍兼编剧。一九三八年(五十岁)夏(六月)入罗浮山酥醪道籍。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五三岁)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即遣家人疏散归乡。一九四二年春敦梅学校因香港沦陷而停办,三月乃离港返广州。一九四四年(五十六岁)夏(五月)患喘咳病濒危居乡调治,六月长女镜华肺病死。一九四五年(五十七岁)久病不治,生活落拓,于七月十七日仙逝。这段时期(即一九二六年以后),为广东粤剧编撰了大量供名伶演出的台本,成为省港著名的编剧家。

     
    剧作成就

     
           卢有容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四一年间,曾先后在省港大班大罗天(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八年)、国风(一九二八至一九二九)、美国旧金山的大舞台(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二年)和香港太平剧团(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一年)担任粤剧专职编剧,为名伶马师曾等人担纲演出编撰过不少剧本。除了在美国大舞台这一年多编过什么剧本无从知晓外(当年旧金山大舞台戏院有演出记录但剧目无具体署名),在广州为大罗天剧团、国风剧团和在香港太平剧团编撰的剧本计有:《龙城飞将》、《斗气姑爷》、《刁蛮公主戆驸马》、《野花香》、《粉墨状元》、(以上见著于赖伯疆、黄镜明的《粤剧史》和《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谁是父》、《戆侠》、《班超》、《雌雄花》、《奶妈王》、《返魂香》、《连环计》、《原来我误卿》、《声震白门楼》、(以上见著于《粤剧剧目纲要》和《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洞房之夜》、《花蝴蝶》、《火烧石室》、《慈命强偷香》、《断肠萧郎一纸书》、《众仙同咏大罗天》、(以上见著于香港出版《旧本粤剧丛刊》)《天网》、《欲魔》、《苦凤莺怜》、《乱世忠臣》、《义丐存孤》(以上见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卢有容认识并共事于大罗天、国风、太平剧团的旅加粤乐名宿黄滔师傅特证)等。这些剧作又大多数是与马师曾、陈天纵、麦啸霞、陈剑俦等人合作共同完成的。他们之中有人出戏匦,有人出材料,统一讨论设计人物和场次,然后各人分幕承担编写。另外,大约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一年间,卢有容还与梁华、何金堂合作专为觉先声剧团的薛觉先、唐雪卿夫妇主演而编撰了《白金龙》(上下卷)和独自编撰《女太保》等剧(见著于《粤剧剧目纲要》)。此外还有,作为国风剧团的主要编剧者,在‘国风’存在的大半年时间内以该团名义编剧的演出剧目中显然有些与卢有容有关。这些剧目是《清宫冷艳》、《锦衣贼》、《飞将军》、《姻缘石》、《孔雀屏》(上下卷)、《魔宫》、《荡寇》等。
     
           卢有容的夫人常对子女们提起说:卢有容之所以长期与马师曾合作,初时是经东莞同乡陈天纵介绍才与之认识的。之后,你们父亲经常向马提供演出剧本,大家又互相敬重各人的编剧、撰曲和演出才华,故能够历届班愉快地共事合作下去。当年陈天纵仅是马师曾、陈非侬担纲的大罗天班的提场,每天演出只是在台前幕后为演员提点上场次序和演出内容。有一天晚上演出前,马师曾追问陈天纵说,你是演出提场,每天台前幕后忙碌,哪有时间构思戏匦和撰写剧本,你所提供演出的戏匦和撰写的剧本究竟是谁帮你编撰的?这才逼得陈天纵不得不说出来是同乡卢有容编撰的实话,马师曾也才让陈天纵介绍认识卢有容和聘请卢一同为自己剧团的专职编剧。
     
           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师曾从南洋返回广州后,几经曲折,通过余侠魂这一舞台人物才创造的著名‘乞儿喉’(又名柠檬喉),后来又发展成为‘马腔’的主要剧目《苦凤莺怜》,粤剧史上大多公认是当年‘人寿年’班司理骆锦卿编撰的。但是卢有容夫人早年曾多次向孩子们提起说,马师曾当年演出余侠魂一角所创造的‘呀呀呀呀的呀……’(我老豆係姓余……)的唱腔还是卢有容根据马师曾的声线条件而特意向马提出来这么演唱的,《苦凤莺怜》一剧也是卢有容和马师曾等人所共同编撰而非骆锦卿独其一个人写的。二0一二年旅居加拿大百岁粤乐老人黄滔师傅专给笔者的来信和给卢有容的后人书信中也有这一说的特别证实。
     
           在卢有容众多的子女中,没有一人能够继承其衣钵,或者从文。只有二女儿小茶在年轻时帮其父亲誊写剧本和抄曲做了许多工作。在卢有容病逝时还帮母亲将其父亲的大量文稿整 理成册,并亲自送去给陈天纵保存和处理。
     
           上述这些事情,卢有容的子女都清楚记得和知道来龙去脉。

     
    诗作词作

     
           卢有容除了在粤剧编剧方面颇有成就之外,在诗词方面也有相当的杰作留传于世。他专事编剧前在乡间教学期间和以文会友当中,写下了大量的诗作和词作,并分别以《七碗寄庐诗钞——范阳梦觉山人甫稿》和《七碗寄庐词稿——范阳梦觉山人倚声》结集命名。稿本虽未正式出版,却自行抄写编纂成册,让交谊甚笃的老友展阅和评点。其中诗作共计九十三首,大多五言和七言律体和绝句,也有五言、六言、七言的长句;词作共十三调十七阕,包括有《忆秦娥》、《千秋岁》、《浪淘沙》、《贺新郎》、《如梦令》、《一剪梅》、《满江红》、《玉美人》、《七相思》、《踏莎行》、《念奴娇》等等词牌。这些诗词又大多是寄意、题咏、和韵、应答、别赠、感言、记趣和生活真实写照等等。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亲朋、对时局、对社会、对世情、对百姓、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记念、怀恋、愤闷、指责、称颂、赞美等的胸臆与情感。如七言诗《感遇》、五言诗《奉答戚文源先生糊口难一首》、七律《丙辰冬至日独登公园之盂山闻爆竹声乱离怅触》、七绝《玉勒村竹枝词十二首》、七律《读漱云山馆诗抄敬题十二韵并注》和词《贺新郎•本意》、《一剪梅•客窗零雨录题词》、《满江红•目耕堂题壁》等等,不但内涵丰富,主题鲜明,诗(词)行活泼,韵律严谨;而且读来亲切感人,颇有得益。
     
           此外,卢有容还专门写过一首回文诗给同乡老友陈天纵,赞其才华;以及日寇沦陷期间得病回乡休养,特仿‘木兰辞’韵书写他晚景生活。前诗可惜已失,后辞却表达出其时国破家贫的一片凄凉、困苦、悲愤与无奈。

  • 上一篇  唐滌生
  • 没有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