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网站地图
会员驿站
收藏网站
繁體版
/
简体版
首 页
信息与评述
粤剧非遗
名家荟萃
剧(曲)目介绍
团体机构
专题
粤剧进校园
数据库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主页
>
团体机构
>
演出机构
>
机构介绍
>
【粤剧小百科】(410)雄风剧团、永光明剧团、胜利剧团
发布时间:2022-06-14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雄风剧团
前身是罗品超、余丽珍、李海泉组建的光华剧团,1948年更名为雄风剧团,人员也有所变动。主要演员先后有罗品超、芳艳芬、何芙莲、小飞红、小觉天、梁国风、梁冠南、绿衣郎等。演出剧目有《我若为王》《再折长亭柳》《义夫节妇》《情醉铁将军》《夜雨唤魂归》等。该团由罗品超担纲,多演表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武场戏或武戏文做的“硬戏”。他学演前辈著名小武东生的名剧《罗成写书》,唱腔慷慨激越,表演了“写书”等传统技艺,有比较激烈的武打场面,演出深受好评,被认为是“罗品超生平第一武剧”,成为罗氏首本戏之一。还有由陈卓莹编撰,标榜为“有正义感、发人深省的新剧”《人间何贵》和南海十三郎编撰的剧目《郑成功》等。散班时间不详。
永光明粤剧团
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成立,原为永兴公司的戏班。广州解放后不久该团便恢复演出,并参加1949年11月11日举行的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此后还投入抗美援朝等宣传演出活动。1953年改为艺人合作的民主班(共和班)。主要演员先后有吕玉郎、楚岫云、陆云飞、小飞红、黄君武、冯侠魂、白超鸿、罗家宝、吕雁声、陈笑风等。编剧冯志芬。剧团以小生、花旦、丑生、小旦行当的力量较强,以演文戏为主,兼演武戏,还有丑生担纲的喜剧。主要演出剧目有《红娘子》《刘金定斩四门》《鸳鸯剑》《鸳鸯玫瑰》《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董小宛》《凄凉姐妹碑》《十三妹大闹能仁寺》《碧容探监》《偷祭潇湘馆》《巧结凤凰俦》《相见不相亲》《怡红公子悼金钏》和《翼王石达开》等。早在1950年和1951年,该团便演出由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剧目组编写的《红娘子》《刘永福》《三打节妇碑》等“新粤剧”,引起关注,当时报刊曾就《刘永福》及刘永福这一人物展开讨论。该团是20世纪50年代广州著名大班之一。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剧团,1958年并入广东粤剧院。
胜利粤剧团
成立于1949年11月。由原机器工会剧场老板出资,梁荫棠牵头组建,负责班政事务的“坐舱”何珠具体组织。主要演员有梁荫棠、紫兰女、李楚云、苏文侠、梁冠南等。由黄不灭的雷电乐队伴奏配乐。该团成立后,即参加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在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的帮助下,经过当时在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工作的编剧家陈卓莹、杨子静的联系、推荐,选排新粤剧《九件衣》,于1949年12月20日在广州首演。由于《九件衣》是以反抗封建压迫剥削为内容的新粤剧,剧情丰富,曲、文流畅,加上黄不灭谱写的两段“雷电二黄”新谱比较动听,演出严肃认真,剧场效果良好,被评论界誉为“粤剧革命的第一声号炮”,受到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席欧阳山等领导同志的称赞。该团“班期”虽短(约一个多月便散班结束重组新班),但其演出的《九件衣》等剧目,在当时粤剧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
团体
机构 场所
篇
)
上一篇
【粤剧小百科】(409)非凡响剧团、雄风剧团
【粤剧小百科】(411)广东农村剧团、东方红剧团
下一篇
团体机构
◎
演出机构
>
机构介绍
>
近期动态
◎
行会机构
>
机构介绍
>
近期动态
◎
教育机构
>
机构介绍
>
近期动态
◎
研究机构
>
机构介绍
>
近期动态
◎
海外机构
>
机构介绍
>
近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