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评果乐园】广州戏迷 将戏曲评论推入“互联网+”时代
发布时间:2015-05-28 作者:钟哲平 来源:羊城晚报 金羊网 点击:
第二十七届梅花奖日前顺利在广州闭幕。连日来,19场不同剧种的梅花奖竞演剧目轮番登台,令广州戏迷大饱眼福。
热情的广州戏迷在观看梅花奖竞演 郑迅/摄
在梅花奖被演员纷纷摘走的同时,广州戏迷也收获了另一朵“梅花”——史无前例的戏评之花。
随着近年来广州演出市场日益繁荣,渐渐培养出不少年轻戏迷。戏迷们不时相约看戏评戏,不亦乐乎。他们利用微博、微信发表评论,建群聊戏,畅所欲言。在这次梅花奖竞演期间,一个叫“青评点梅花”的微信公众号引起了戏剧界人士的关注。这个由戏剧评论专业及非专业人士“混搭”组成的年轻戏评团体,每场不落地观看、点评了这次梅花奖所有竞演剧目。他们的评论生动、风趣、有见地、敢言,带来了自媒体时代的戏剧评论新风。
“青评果乐园”聚会,喝着咖啡聊戏剧
1
青苹果,就要有爽脆清甜的“口感”
随着微信、微博的普及,各种各样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多。以往戏迷们看完一场好戏,喜欢一起吃个夜宵,意犹未尽地聊聊戏,以解曲终人散的惆怅。如今谈戏的“出路”,已不仅在饭桌上,更多是在各种微信、微博和QQ群里。这些借助现代科技形成文字的评论,不像茶杯中的话语那样易于消散。各种各样的观点产生了更多碰撞和积累。利用自媒体随心所欲地发表并传播自己的感想,这种便捷的话语途径,改变了戏迷发音的方式,也改变了戏剧评论对戏剧戏曲演出的影响力。
广州渐渐出现一些不同于传统媒体戏剧评论的网络戏评文章。这些评论犀利敢言,又风趣幽默,颇有戏外之味。
去年年底,著名戏剧导演、广东省文艺研究所所长梅晓敏感地看到这束在传统戏剧式微的大环境中闪现的亮光,把许多活跃在网络上的年轻戏迷们请到研究所,欢迎大家一起谈戏骂戏。
梅晓说:“我就要你们的真诚,就要你们的无拘无束。”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晋琼说:“干脆我们建个群吧!”群里的戏迷朋友来自各行各业,有戏剧工作者,有媒体人员,有公司会计,有法律界人士,还有警察叔叔。这种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混搭的组合,可以使得评论的眼光不会受局限,语言又不会太狂妄。
群里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所戏剧研修室副主任、《南国红豆》编辑部执行副主编罗丽不久前刚参加了中国戏剧家协会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获益匪浅。这个研修班简称“青评班”。罗丽建议,广州戏迷的乐园,也可以借用这个思维,播种出爽快、新鲜而有营养的戏评。于是,“青评果乐园”就这样诞生了。
幸福的广州戏迷,在搭建起乐园不久,就迎来了梅花奖竞演盛事。
2
梅花奖到来,开启了“青苹果”们的看戏模式
此次梅花奖竞演涉及13个剧种共19场戏,浓缩在5月8日至18日的演出中,基本是每天下午、晚上都有戏。
在梅花奖竞演开始,张晋琼就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自梅花5月广州绽放,我就开始启动上午开会、下午晚上看戏、看完戏评戏、抽空回医院复查、忙颠了的工作生活模式,真是拼啊!”
此时,罗丽为了不耽误每天赶场看戏及当晚熬夜写剧评,只好把1岁多的女儿送到母亲家里。她在朋友圈写道:“为了看戏,忍心把病刚好的丫头放到外婆那里全托几日,也是醉了。宝贝这么努力自己学穿裤子,麻麻也要加油,不枉费母女分离思念苦。”
如果说这两位戏迷的付出多少有点工作性质,那么何花、何家杰的投入,则完全是因为一腔痴迷了。
何花是天涯网和新浪网上的知名博主,网名是@天涯何日君再来。她在企业当会计,是个地道的戏迷,平时攒钱攒假期,哪里有好戏就打火的打飞的去看。何花以辣评著称,语言犀利、入木三分。虽然她的评论充满个人情绪,但都是有自身思考的情绪,并不谩骂。其评论的可贵,也正在于这些情绪的鲜活,而不是一本正经地谈“主义”。何花是单身女文青,常被家里催着相亲。而她看戏都看到没空相亲了。
何家杰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时间并不自由,只能晚上看戏。他的网名是@白痴儿童最快乐,在新浪微博上也很活跃,见解独到,语言幽默风趣。这次评梅花奖剧目就生产了很多名言。“房玄龄每次都要靠吃东西才发大招?那是大力水手吧”,“云南京剧院就像那希腊足球队,没什么大牌,却擅打整体”,“科场失意的柳永填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让皇帝很受伤,大家都不要浮名,谁还读书考试呢,那心情就像央行之恨余额宝、移动之恨微信、交委之恨优步”,“《海瑞》压根不是戏。戏是讲矛盾冲突的,它没有,一直就聊天,海瑞跟胡宗宪聊,跟徐阁老聊,跟老妈聊,最后自己跟自己聊”。高级黑的何家杰却是个好先生、好爸爸。他说,平时要表现好,老婆大人才能准假看戏。
除了这几位天天写戏评的中坚戏迷,“青评果乐园”里还有不少大学老师、法律工作者、公司文员。他们晚上看戏,回家通宵写戏评。大家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还不够过瘾,就开了个公众号,叫“青评点梅花”。有人提议,不如叫“青评梅”吧!这个名字确实亮瞎人眼,可是大家一商量,希望把戏评这件乐事长久、认真地做下去。于是他们虔诚地做出“青评点梅花”,希望更多喜欢传统戏剧戏曲的朋友转发、加入。
公众号很快引起了圈内人士的关注,很多专家和演员都追着“青苹果”们的文章看,纷纷留言点赞。香港著名粤剧演员罗家英就在罗丽的朋友圈留了不少言,谈对这些新戏及戏评文章的看法。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罗家英,他正在日本拍戏,空闲时就拿着手机看微信。罗家英说:“现在聊天和看大家的评论都很方便,真好。广州的戏迷很幸福啊,这么喜欢看戏,又有这么多好戏。广州和香港的演出市场其实分别挺大的。观众要求和剧团结构都不同。广州的制度和结构,能培养出人才。香港的训练没有那么规范,没有那么有责任感。这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所以后继很缺乏人才。要不是内地经常有戏剧演员和乐师来演出,香港都不够人做戏。香港观众看戏有热情,都肯自己掏钱买票,不会等人送票的。至于看戏评论,香港戏迷是不会坐在一起聊的,各有各看,各有各的帮派。香港戏迷喜欢看感情戏,当然戏曲本来就看感情的。看戏的喜好因人而异,所谓评论也很片面。香港有些杂志也会有剧评,客客气气。有些很极端很主观的,看完得个笑字,也不值得看。”
3
就戏论戏,不怕得罪人
“青评点梅花”写作的初衷,是“立足舞台、拓宽视野,独立思考、敢于直言,对话创作、促进评论”。公众号文章的精选,已在中国粤剧网连载。这些小伙伴们的文章,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赢得高转发率的呢?
先来看看他们的敢言。
“原以为名编名导名团创作演出的剧目,再不济也应该对得起被大雨打湿的鞋衫吧?结果再一次被雷翻了!”(张晋琼评黄梅戏《小乔初嫁》)
“柳永不是怀才不遇,他确实不是当官的料,柳永的悲剧是个人才华与主流审美相悖的悲剧。《柳永》情节编排失误,缺乏说服力。这不是王君安的戏路,配戏也差。但是,吴非凡都拿梅花了,王君安还不能拿?祝王老师摘梅成功!”(何花评越剧《柳永》)
“蔡文姬辗转两个男人之间,这个男人不要了,就跑到另一个男人那儿去,反正谁收了这个半老徐娘,就一心一意跟了谁。蔡文姬一代才女,在编剧笔下,竟落得如此境地,除了戏里最后一笔看似随意的《后汉书》编写,其余的场次都是狗血恋爱。”(何花评京剧《建安轶事》)
“我真为导演的智商捉急。绣娘伤重初愈,母子谈心,整一帮群演上来作什么?就为放大情绪?我看你就只会来人海战术,土得掉渣渣。钱吧,要用在该用的地方,不安心做戏,尽花钱买服装布景,请些华而不实的人,排得它乱七八糟,还不如做回个传统戏码,你也应手,我也得心,还省钱。”(何家杰评上党梆子《长平绣娘》)
“大学教授真心不适合来写戏,不懂得戏剧结构,不懂得戏剧节奏,甚至大多数剧情冲突都是靠演员‘讲’而不是‘演’出来的。该剧背离戏曲本质,热衷于编情节而非讲故事,无头尸、匪乱祸民、让妻、怀孕少妇出走等荒唐情节,只能显示出编剧水平之业余。”(罗丽评黄梅戏《徽州往事》)
4
各抒己见,有弹也有赞
真正的评论者,并不以一味的批评来显示自己的水平,他们更珍惜实事求是的赞扬。
“《建安轶事》的着眼点已经超出了蔡文姬的个人遭遇和才情功绩,回归贴近女子常情的人性体验,揭示出无论顺境逆境毋忘葆有真挚善良。家既是其过往的生命记忆和经历风雪坎坷人生后的栖息地,更是其灵魂最终的安放地,最后闲看云卷与云舒。”(罗丽评京剧《建安轶事》)
“吴非凡带来的粤剧《鸳鸯剑》是由老戏《女儿香》改编而来。……过去到现在粤剧花旦‘踩跷’多是出现在武场戏,现在却被嵌入了剧情之中。再往后,梅暗香代兄从军,大靠上场,整套‘全武行’,威风凛凛。以‘文长武短’为常态的粤剧行里,多几个‘非凡女侠’是好事。”(罗丽评粤剧《鸳鸯剑》)
“编剧把‘革命’戏处理得家常、自然、生活化,还带点幽默,同时还涵盖广东地域特色。红线女老师录音的运用,老师暮年的唱腔有些苍凉,又带着刚烈,放在此处非常好。小细节到位,充满了对粤剧的感情,让我非常感动。”(何花评粤剧《刑场上的婚礼》)
“她身为女儿装时有梅派大青衣的妩媚端庄,换上官袍有出色的官生架子,身为阶下囚时依靠京剧生行的台步和甩发塑造人物的浩然正气和悲愤忠烈。那段‘遥望洛阳泪如线’,唱到心急如焚之处竟然有喑哑幽咽之声,使观众的心一阵阵纠紧。”(辛雪评京剧《谢瑶环》)
“青评点梅花”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5
罗怀臻:“青评果乐园”是广州承办梅花奖留下来的财富
自媒体与戏剧评奖盛事的结合,为传统戏剧戏曲评论带来了清新的风气、鲜活的灵气。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广州的戏迷以梅花奖演员的鲜活表演和这个表演所依托的剧目创作为切入点展开评论,形成各种观点的抒发和争论,这是非常健康的一种评论。其中最为宝贵的就是真诚和真实。真诚是真诚地投入了情感,真诚地表达了自我,而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真实是真实地到达了现场,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因为真实,所以宝贵。当然,不同的看戏经历、不同的戏剧审美的经验、不同的文化教育和地域文化传统的背景,都会左右着评论者的价值尺度。这些差异在真诚和真实面前都显得不重要,都成为一种特色,不影响真实性的传达。通过梅花奖的这次举办,其实在广州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戏剧批评的方式。这也许就是广州承办梅花奖可能留下来的长久的隐形财富。这个财富包括收获了一支戏剧评论的队伍,形成一种新的传播平台,也建立起一种新的评价的理念和尺度,值得祝贺!”
罗怀臻编剧的京剧《建安轶事》,这次也是梅花奖竞演剧目之一,主演万晓慧顺利摘梅。在“青评点梅花”的评论中,对此剧也褒贬不一,争论激烈。羊城晚报记者问罗怀臻,作为创作者,面对各种不同声音,心态如何?
罗怀臻说:“我觉得每一份发自内心、出自衷肠的评论都值得珍惜,纵使有点草率、有点口水、有点随意,也无伤大雅。我们现在面对的自媒体是比较自由的,被评论者和评论者也应该有一种自由的、开明的、宽松的心态。有些评论带着即兴的色彩,未必经过深思熟虑,带着它的鲜活,也会带着某种情绪化。这些都值得关注,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屏蔽观赏者的耳目。我们从字斟句酌的传统的戏剧评论传播载体过渡到比较随性的自由的性情化的新时期传播载体,我们在呼唤和期待评论鲜活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它的某些不足和情绪化。其实哪怕是传统传播载体中流传下来的评论文章,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淘洗而烟消云散。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评价,却未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出它的价值,影响作品的生命力。我们在这样一个评论观念、评论载体的转型期,都应该有平常心。”
6
广州戏剧评论气氛让四川同行羡慕
罗丽在青评班的同学、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编剧潘乃奇对“青评点梅花”的文章也十分关注。潘乃奇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她看这些评论文章的感想时,处处流露出羡慕之情。
潘乃奇说:“广州年轻戏迷看戏评戏做公众号,这个事情影响蛮大的。此前有两届梅花奖都在四川成都举办,但成都没有组织年轻朋友一起来评戏,更没有微信公众号什么的。我们四川这边也有戏剧人,也有这种戏迷群,大家看戏后也会有一些简单看法,但最后不会像广州的戏迷朋友这样形成文章,以一个特别专注而严谨的态度拿文章来说话。我们没有这样的结果,没有这样的产出,聊过了就算了。我觉得广州这点做得很好,因为广州有像《羊城晚报》这样的媒体,支持戏剧戏曲,支持传统文化。还有一群年轻有为的学者愿意做这样纯公益的事情。产生的反响远远超出官方的评论协会,效果很好。我认为广州评戏的这个群体值得我们效仿借鉴,我们要跟着广州的脚步,让戏剧评论和文艺演出紧密联系,让演出发挥更大的价值。”
广州著名粤剧编剧梁郁南也是“青评点梅花”的忠实读者。他说:“这次的评论,我认为是以独立之精神,发抒己见,开南粤剧坛剧评新风的一次誓师。只有这种具有独立精神的剧评,对戏剧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意义。这是一次专业与戏迷组成的评论,更为客观。这支新军,不是一味的唱好或发牢骚,而是针对编导演音美等作细致全面的论述,有的文章更是引古论今,十分有分量。我虽不能观剧,亦以得读评论而稍觉得以补偿。每日追看,乃至成瘾,生怕梅花节一过,剧评归回寂寞。我由衷地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并寄望这支队伍不断扩大,不因节日过去淡去。”
羊城晚报记者问梁郁南:“你有给他们点赞吗?”梁郁南说:“何止点赞,我天天在网上献花啊!”
本稿件转载自金羊网(羊城晚报),作者为钟哲平。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