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英语粤剧”与粤剧传播

    发布时间:2016-02-17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不久前,我在中国粤剧网上发表了《运用粤语对粤剧流变的巨大影响》一文,颇为引人关注。新春期间,有来自新加坡的粤剧同行及发烧友到广州与我等朋友相聚时,交谈中也提起了这个问题。他们说到新加坡也有八和会馆,并有多个粤剧团体不断演出,同时又出现过编演“英语粤剧”的有趣现象,谈间还有点不同的议论,引起了我的回忆与思考,特写出来与网友们分享。
           所谓“英语粤剧”,就是用英语为语言演唱的粤剧。多年前我就曾在香港听到一些学者朋友的介绍,最早亮相的“英语粤剧”名为《一女嫁三夫》,由香港华仁书院剧社组织编演。
           那是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剧社的创办人谭寿天(是个神父,英籍教士)与黄展华出于对粤剧艺术的着迷,一方面礼聘粤剧名宿肖兰芳为社员教戏,另一方面则自己动手编写剧本(黄展华自己还亲自登台担演男主角)。他们用英语作念白,唱出某些粤剧音乐唱腔,又用上粤剧锣鼓,穿起粤剧服饰,初步学用一些粤剧表演程式,试演后果然受到了关注,连罗品超、陈非侬等粤剧名家都入社教戏指导,担任顾问,这一来令他们得到鼓舞,又陆续编演了《金雀缘》、《王昭君》、《打金枝》等戏,《金》剧于1969年在香港大会堂公演时据说很受欢迎。
           到了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好些大型筹款晚会和电视晚会上,已能看到某些“英语粤剧”参演,连香港一些社会名流也试着登台;另还有一些少儿走进这个行列,香港的“查笃撑粤剧协会”就组织培训过由多位少儿排演的小型“英语粤剧”,进一步扩大其影响。



    《清宫遗恨》

     
           继后,新加坡也兴起了“英语粤剧”,这要多得当地很有名气的“敦煌剧坊”成员们的努力(此剧坊成立于1981年),该剧坊的主席黄仕英亲自编写了一部八幕大戏《清宫遗恨》,演绎我国晚清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及光绪皇帝与心爱的珍妃相恋的悲剧。此剧火爆推出后,参加过新加坡华族文化节和羊城国际粤剧节演出,并于2003年10月应佛山市博物馆之邀在祖庙内的古戏台——万福台上敲响锣鼓。


    《清宫遗恨》

     
           我当晚与广东省剧协、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等单位有关领导和几位同行应邀观看了演出,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与佛山电视台三家电视台还争相架机拍摄。全剧人物不少,新加坡八和会馆主席、著名演员胡桂馨担任艺术总监并兼演慈禧太后一角,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司徒海娥饰演珍妃;参演的还有一位英国人布莱因哈申,出演戏中的外国联军代表一角。演员们全部都以英语念白和演唱,唱的绝大部分是粤剧的小曲(如《平湖秋月》、《寄生草》等)与牌子(如《银台上》、《阴告》等),甚至间有运用外国歌剧的名曲填词,也用上了粤剧的“煞板”和“白榄”等;在表演上,他们用的均是粤剧的身段、台步和功架,身穿的粤剧戏服还颇为华丽。由于出演者都感情投入、表演认真,又有以中、英文并列打出的字幕,所以整晚演出虽约两个小时,一样看得明白,确实开了眼界。


    新加坡八和会馆主席胡桂馨女士 在《清宫遗恨》中慈禧太后的造型

     
           对于“英语粤剧”的出现,同行和发烧友们都认为确实值得在粤剧的发展史上认真记下一笔。交谈中虽有人提出这只是“局部性”的现象,影响力并不太大,其创编质量也有待提高,加强“粤味”,也不能以此否定运用粤语演唱粤剧的这一本体艺术特征,但大家都赞赏编演组织者钟情粤剧艺术,勇于乐于尝试,刻意将东方戏曲艺术与西方语言文化结合起来,显得别开生面,令人瞩目,取得显著的成绩。
           由此大家还特别说到粤剧在海内外的传播,确有多种形式和做法,各类粤剧社团以各种新的手法开展的编演、推介、交流活动至为重要,同时应该更好发挥热爱粤剧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的作用。其实,除了英语之外,各地还出现了用法语、德语、印度语、越南语、马来西亚语及壮语(广西)等演粤剧、唱粤曲的现象,都确实进一步传播了粤剧艺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很有意义的。此外,这些现象又正好有力地证明了粤剧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如何更加重视、更加积极地发挥粤剧自身的优势,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