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耕耘、追梦路上”——记青年舞美设计潘晓平(上篇)
发布时间:2017-09-20 作者:黄广荣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与广州粤剧院青年舞美设计师潘晓平初遇在新编粤剧《三生》观后座谈会上,我俩就此剧“天幕”一事各持己见,后来经过多次接触,并观看了他担任舞美设计的几个剧目,既简单新颖有个性,又能突出主题,越来越被他认真执着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触角所感动!当然,每个人的成功都非偶然,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他默默无闻地走过了许多漫长崎岖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幕后英雄。
潘晓平在画作中(图片由潘晓平提供)
潘晓平出生于廉江的一个偏远贫穷山区,小时候遇到过生产队、分田到户,小学辍学、中学留级等经历,如果不是当小学校长的姑父对他苦口婆心的阐明利弊,或许今天的他还在家乡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活呢!正当他初中毕业面临中学统考时,恰逢湛江艺术学校十年一届的舞美设计专业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培训,晓平以专业试(美术)获全县第二名考入仅有六个名额四年学制的舞美设计专业。晓平紧记李小明老师的教导:“在众画当中,要脱颖而出,不是临摹、画得有多像,而是必须要自成一格,与众不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晓平很勤快,不停地绘,不停地画,在绘画过程中不断领悟到作品的精髓,开始在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也就在他们举办毕业作品展示之际,创办红豆粤剧团的红线女老师派来了四名艺术骨干到学校里观看展出,看看能不能从中挑选一些“新鲜血液”来壮大红豆团的队伍,果然,骨干们不约而同都看出晓平的作品很特别,有浓厚的戏剧舞台色彩,认为他很注重舞台空间的表现,就这样晓平来到了红豆粤剧团。
“全国青年舞台美术家高级研修班”在上海学习(左二为潘晓平)(图片由潘晓平提供)
虽然有出众的舞美设计技艺,但是要分配进广州市事业单位工作,起码得本科以上的学历才有机会申请,并且当时进广州工作还要缴纳城市增容费。晓平只是中专学历,怎么办?红线女老师直接去找当时广州市有关领导说明情况,结果破格特批他进广州。“大乡里入城”,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晓平兴奋到几晚合不上眼,心里掂量着怎样报答红老师,并在红豆粤剧团如何大展拳脚。然而,“理想是如此丰满,现实却是那么骨感”,他在剧团里所做的却是与他学习的设计专业不怎么沾边的工作,装台、道具、灯光、打字幕……别说是设计,连画笔他都没有机会拿,而且这段日子不是一天,不是一年,而是足足十年。他也曾迷惘过,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收拾行装另谋出路?是自己的才学不足,还是机会未曾降临呢?古人不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无论如何,既然来了,不能就此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于是他奋发图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充电,先到广东文艺学院(现改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攻读三年大专,还参加了广东省文化厅举办的广东省舞台美术进修班,又到广州美术学院用了四年时间攻读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更连续两年到上海戏剧学院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舞台美术协会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舞台美术家高级研修班”学习,晓平象海绵般吸收各方面的精华。
《鹅潭映月》剧照(图片由潘晓平提供)
“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2013年,由广州粤剧院和广州文学创作研究院携手合作,旨在培养青年戏剧人才的“戏剧创作孵化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经剧院领导同意,把新编粤剧《如姬与信陵君》的舞美设计任务交给潘晓平。他通过深度解读剧本,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更为准确的历史背景,解析人物特征,做剧本分析图,终于不负众望,设计出比传统大堆砌布景简单明瞭又贴近剧情,观众满意的舞美。初试牛刀之后,2014年,剧院又把新编粤剧《鹅潭映月》的舞美设计任务交给了晓平。他大胆地设计了高达十四米的布景(正常布景为:7米高X14米宽),在“秀珠”和“癫四”从山林到山洞寻找婴儿的场景时,演员在舞台上走,布景缓缓拉起,让观众感觉到演员往下走的动感,成为此剧舞美的亮点之一。5月30日首演当天,晓平的儿子也在同一天晚上帷幕刚拉开的那一刻降临到这个世界,为了保证演出质量,他不敢请假到医院陪产,坚守在剧场待演出完才匆匆赶去医院探望妻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