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儿的“蝶恋花”情怀——述说“八和”忠诚子弟小蝶儿的往事(上)
发布时间:2018-02-08 作者:耀安 苏仕 陈平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是指责做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但是仔细想想,这种指责未必妥当、确切。可知,和尚的职责是守门撞钟,当一天和尚能撞一天钟,而且按时不误,这难道不是克尽职守的表现吗?凭什么根据说和尚敷衍塞责?笔者确实无意将本文主人公小蝶儿喻为“和尚”。但是这位八十多岁高龄的小蝶儿,“八和会馆”守门人,数十年来如一日,风雨无阻,未尝稍辍。她除了每天回到西关恩宁路的“八和会馆”当传达室守门人外,还对会馆日常杂务尽力而为。天长日久,这已成为她每天生活及八和“运作”不可或缺的事情。熟悉小蝶儿的八和成员及粤艺界朋友对于她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精神,真是无人不表示敬意!
每一个人的记忆其实都是由人生历史中的无数碎片组成的,有些碎片散落、有些难以完整。今天笔者试图将这位“八和”子弟小蝶儿的记忆碎片“完整”地串连起来,希望人们阅读之后,珍视这段与粤剧相伴相生的宝贵经历。
每一个人的记忆其实都是由人生历史中的无数碎片组成的,有些碎片散落、有些难以完整。今天笔者试图将这位“八和”子弟小蝶儿的记忆碎片“完整”地串连起来,希望人们阅读之后,珍视这段与粤剧相伴相生的宝贵经历。
小蝶儿工作近照
小蝶儿出身于梨园家庭。因各种原因,小蝶儿在十岁的稚龄便跟随母亲“蝴蝶女”(著名花旦)过戏班生活。小蝶儿自幼天资聪颖,可以戏称为未出娘胎便有的演戏艺术“基因”。加上靠华光师傅眷顾之恩,食“华光饭”长大,几十年“踏台板”出入“虎度门”而历经磨练,自然也能成材,与粤剧舞台结下不解之缘。众所周知,粤剧戏班历史纷纭复杂,广东本地戏班命运与“八和会馆”有着密切关系。自八和会馆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创建,并成为本地戏班行会之后,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在那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的概念是:“八和就是戏班,戏班就是八和”。戏班从业者都无一例外地自称为八和子弟,并以此为荣,甚至成员们未成年、未入行的子女,也视之为八和子弟。戏班从业人员都视八和会馆为自己命运之所系,视其为自己的大家庭。原位于黄沙的“八和会馆”在1938年间遭日军的战火毁损,抗战胜利后翌年,戏班艺人为重振八和精神,由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省港戏班同仁及侨胞筹款买下现位于恩宁路177号的馆址,重建八和会馆,再续粤剧的薪火。时年十岁的小蝶儿虽然年幼,但平日时常在八和会馆玩耍,能够“一心二用”,对“八和”时时关注,所以当时重建会馆全过程,她至今日回忆时仍了如指掌,对诸多细节如数家珍。当年重建后,八和会馆前厅用于会员平日见面闲谈聚会,后座是大堂会议室,后段右侧设有华光神像及粤剧先贤的神主牌等,这里雅静清幽,终日人气旺香火盛。直至一九五七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八和会馆暂时中止了活动。这段時期小蝶儿加入了广州粤剧工作团,担当了“二步针”(日间花旦)角色。在氍毹上一展身手。岁月蹉跎,六十年代中,小蝶儿和剧团艺人及“八和”一样未能从那“十年浩劫,一场灾难”中幸免。直至“文革”结束后,各行各业迎來了开放改革的热潮。八十年代初在相关人员的呼吁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八和会馆再一次得到修葺,“老铺开张”而逐步恢复活动。复馆后的八和会馆,前厅中历经岁月磨损的腐蚀痕迹清哳可见,后座为某些艺人解决棲身之所而暂作宿舍。此时的八和,虽然看起来简陋破败,还未恢复它往日的荣光,但聚积人气,平日里人來人往,戏班人员在此談天说地的热闹情景得以再现。
小蝶儿示范功架
1985年夏,经名伶丁公醒、少昆仑等发起倡仪,广东省粤剧八和联谊会得以成立,丁公醒当选为会长,推选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郎筠玉为名誉会长。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八和会馆与粤艺团体又迎來复苏的新气象。叔父们在八和会馆闲情逸致地抚今忆昔,意气正浓。复会后,小蝶儿与其他八和子弟面对八和会馆的维修复建、房产权属、收回八和墓地、八和史料整理等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劳任怨、不计私利地东奔西忙。自少受艺术熏陶,对传承粤剧常怀敬畏之心的小蝶儿意识到,历经劫难的八和子弟及粤剧界全行亟待处理的事很多,八和会馆的历史尤为重要。但岁月不侥人,应趁很多老人家健在,尽快着手进行这一工作。她召集老叔父们组成了一个“老艺人资料组”,让这些老人家为传承粤剧发挥余热。当时由丁公醒牵头,组织了靓少佳、罗品超、少昆仑、白云龙、黄君武、梁家森、苏文侠、文觉非、郎筠玉、梅兰香等叔父在“奋斗一段時期”后,将快要失传的南派艺术整理成书,并制作音像资料,使零散的粤剧艺术得以抢救。当时,这些年逾古稀的大老倌聚集在尚未修复的破旧厅堂内,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拳、我一腿的“坐言起行”,不计天时暑热有人边流汗边喘着气,终于有《南拳》一书问世。老一辈叔父对粤剧艺术如此忠诚和厚爱,更体现八和弟子身上所独有的“自强不息”、“有志竟成”的“八和精神”!
八和会馆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