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26)小曲、过场曲、广东音乐、生圣人、西皮、恋檀、梵音

    发布时间:2018-04-08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小曲
          行内对定谱乐曲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是一种惯称。它包括以下多种:
          1、外省传入的杂曲。这类曲调传入时有谱有唱词,如《贵妃醉酒》、《骂玉郎》、《英台祭奠》、《四季相思》、《浔阳夜月》等。
          2、民间器乐曲。这类曲有谱无词,如江南丝竹《无锡景》,《柳青娘》等和广东音乐《雨打芭蕉》、《饿马摇铃》、《平湖秋月》等。
          3、古曲新编。如《妆台秋思》等。
          4、“生圣人”。如《倦寻芳》、《吴王怨》、《寒关月》等。
          5、一些中外电影插曲和名曲、舞场乐曲、时代曲和酒吧歌曲被一些圈内人吸收入粤剧来。如《魂断蓝桥》、《天涯歌女》、《夜上海》、《木兰从军》、《龙飞凤舞》、《江边草》、《苏珊娜》等。
          这些“小曲”一般用于填词演唱或伴奏音乐,成了粤剧唱腔音乐中的组成部分。
     
     
    过场曲
          戏曲用语。某段程式或场口结束进入新的程式或场口之前, 后场乐师会来一段器乐曲,作为过场的衔接桥梁。粤剧过场曲,原来均为外江(外地)曲,如《尼姑下山》原为昆曲《思凡》中的一段《山坡羊》,传入广东后演化为粤剧的过场曲。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小桃红》、《汉宫秋月》、《昭君怨》、《妆台秋思》等。
          另一种过场曲是指由乐队演奏的器乐曲部分,它根据剧情承上启下,与声乐有机地糅合为一体,推动剧情的发展,也称“场景音乐”。粤剧传统戏中,有一种独立出现于幕前的过场曲,这种乐曲大都与剧情内容无关,只作为招徕观众,遏止喧哗之用,俗称“闹棚”,具有独立的民间音乐演奏的性质。
          现代粤剧也有运用群众所熟悉的歌曲或器乐曲片段作为过场曲使用。
     
    广东音乐
          民间器乐曲种,亦称粤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明末清初,外江班入粤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古乐、江南小曲小调和昆曲牌子等外省音乐文化,并传入民间。这些外省音乐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受本地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并和本地民歌民谣相结合,约于18世纪中期,开始形成特有的风格特色,涌现出严老烈、丘鹤俦、何博众等一批多才多艺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的代表性人物,也涌现出《旱天雷》、《连环扣》、《娱乐升平》、《雨打芭蕉》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创作曲目,标志着广东音乐作为一个乐种,已经形成。
          粤剧的音乐唱腔在不断吸收广东民间说唱来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习惯于把广东音乐的一些曲目当作小曲来填词演唱,使唱腔的色彩更为丰富。广东音乐也常以器乐曲的形式,作为气氛音乐出现在粤剧中。
     
    生圣人
          行内对粤剧唱腔中新创作乐曲的惯称。指因为剧本唱词未能按既有曲牌格律演唱而谱写的新曲;或因为剧情有特殊需要而谱写的新曲。
          对于此语的来源,一说是出于已故名演员薛觉先:有一次薛要上演一出新戏,编剧在临近上演时才拿来一段新谱写的曲子,薛对此很有意见,说:“我又不是翻生圣人,一下子怎唱得出来呢?”意思是只有翻生圣人,才有即看新谱、立唱新曲的天才。
          另一说认为是由于过去有“圣人制礼作乐”的传统观念,能“作乐”的应该是“圣人”,戏班中就把这类新曲的作者戏称为“翻生圣人”。
          前人在论述戏曲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徐渭《南词叙录》说:“今昆曲以笛、管、笙、琶按节而唱南曲者,字虽不应,颇相谐和,殊为可听,亦吴俗敏妙之事,或者非之,以为妄作,请问【点绛唇】、【新水令】是何圣人所作?”徐渭这段话是支持当时昆山腔的改革创新,嘲讽“圣人制礼作乐”的观念,像【点绛唇】、【新水令】这些各种戏曲都普遍使用的曲子,并不是哪个圣人作出来的。
          粤剧曾有过滥用“生圣人”的现象,以至有人提出“埋葬生圣人”的偏激主张。其实使用得当的“生圣人”是对粤剧唱腔音乐的丰富和发展。有很多谱写得相当好的“生圣人”,像《倦寻芳》、《吴王怨》、《寒关月》、《雪底游魂》《萧萧班班马》等,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粤剧的常用小曲。
     
    西皮
          唱腔曲牌。它的来源有两说: 一说来源于京剧的【四平调】, 可能因为“四平” 与“西皮”两词的粤音相近, 而北方的京剧中又有“二黄”、“西皮” 等板腔, 流传入广东后, 广东人遂把“四平” 误称为“西皮”; 另一说是来源于安徽的【四平调】, 传至广东, 因口音相近而被称为“西皮”。
          西皮原有上、下句之分, 但因其旋律固定, 故今天撰曲者多按谱填词。
     
    恋檀
          唱腔曲牌。它的来源有两说:一说是粤班伶人根据《羊城著名瞽姬秘本》所唱;另一说是新华创作,是折子戏《猩猩追舟》的专用唱腔。
          它有上、下句的旋律而没有上、下句之分;有独特的起板、过门和旋律;也有慢板、中板、和流水板(或称【恋檀二流】) 等板式,自成体系,不属梆子、二黄或牌子曲的范畴。
          1932 年间的粤曲《莺啼怨》吸收了【恋檀慢板】唱腔的旋律,另填新词,作为粤曲唱腔的一种曲牌,与【二黄慢板】相衔接。自此之后,恋檀腔的起板、慢板、中板和 流水板便经常被个别吸收到粤剧唱腔中,作为一个曲牌使用。后来更变化出【乙反恋檀】板式。
     
    梵音
          佛教音乐。在粤剧唱段中模仿宗教(多为佛教或道教)唱白的一种方式。也有利用这类宗教的曲牌,作伴奏或背景音乐,如《炉香赞》、《诫定真香》。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