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240)大旗、水旗、令箭、木枷、手枷、鱼枷、锁链
发布时间:2020-06-23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大旗
道具。长约150厘米、宽约200厘米(此规格可按表演者的需要而略有增减)的绸制旗子,颜色多为红、蓝、绿等色。因旗子的面积较舞台上其他旗子为大,故称“大旗”。大旗主要用于杂要式的耍旗表演,是“圆台旋子”、跟斗过旗等技巧表演的辅助道具。
水旗
道具。形状与令旗相似,但较令旗大。四边各为约100厘米,方形。一边用小木棒缝穿,便于演员用手执拿舞动。旗为绸质制作,湖水色,多为单色,偶有画上水波图案。水旗以四面旗子为套。在戏中演员手执水旗木杆中间,不断摇晃,以表示江河湖海的波浪,故称“水旗”。如《八仙闹海》众水族手执水旗在海中勇斗八仙。
令箭
道具。原是古代元帅、将军或官员发布命令的凭证。戏曲将它加以美化,成为舞台演出的道具。用木制成长约40厘米,顶呈三角形,上宽(约10厘米)下窄(约5厘米),并连有长约10厘米小木柄的条形木片,上涂金色,顶部写一“令”字,并国有朝天龙戏珠、海水等图案。它是《四郎回营》《十五贯》等戏的关键道具。
木枷
道具。是给戏中犯人所戴的刑具。木质,由两块长约75厘米、宽约30厘米的对折木板制成,上面涂上黑色,一大二小成“品”字形三个孔,将犯人的头颈、双手套于孔中,使其不得自由。成为犯人身份的标志。木枷多为男犯所戴,如《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林冲,被发配充军时,就要戴木枷上场。因其主要以木制成,故称“木枷”。
手枷
道具。古代限制犯人自由的刑具。戏曲舞台将其简化,制作成宽约30厘米、高约18厘米的黑色木板,中间开两个洞孔,将犯人的双手套于其中,故称“手枷”。因为手枷形状较木枷小,演员相对容易活动,在粤剧舞台上犯人多戴手枷表演。
鱼枷
道具。又称“双鱼枷”。是戏中为专门限制女犯人自由的刑具。木质,由两条鱼互抱的图案组成,上面绘有鱼头和红绿鱼鳞的纹饰。中有一大二小共三孔,分别将犯人的颈部和双手锁套其中,使其不得自由。此道具是一种情节内容和角色身份的展示。此道具原由京剧传入,为戏中女犯人所用如《玉堂春》中苏三起解时,就穿戴这种双鱼枷。因其以双鱼图案为枷,故称“鱼枷”。
锁链
道具。将生活中的锁链镀成银白色,长度根据演员表演的需要而定,两端各接一个大铁环,作为手铐。演出时,演员扮演剧中犯人角色,将双手套进铁环,表示被抓捕,或被羁押,失去自由。演员利用套在双手的锁链在舞台上可以做出种种形体和身段的表演,甚至是利用锁链作为开打时的武器。
道具。长约150厘米、宽约200厘米(此规格可按表演者的需要而略有增减)的绸制旗子,颜色多为红、蓝、绿等色。因旗子的面积较舞台上其他旗子为大,故称“大旗”。大旗主要用于杂要式的耍旗表演,是“圆台旋子”、跟斗过旗等技巧表演的辅助道具。
水旗
道具。形状与令旗相似,但较令旗大。四边各为约100厘米,方形。一边用小木棒缝穿,便于演员用手执拿舞动。旗为绸质制作,湖水色,多为单色,偶有画上水波图案。水旗以四面旗子为套。在戏中演员手执水旗木杆中间,不断摇晃,以表示江河湖海的波浪,故称“水旗”。如《八仙闹海》众水族手执水旗在海中勇斗八仙。
令箭
道具。原是古代元帅、将军或官员发布命令的凭证。戏曲将它加以美化,成为舞台演出的道具。用木制成长约40厘米,顶呈三角形,上宽(约10厘米)下窄(约5厘米),并连有长约10厘米小木柄的条形木片,上涂金色,顶部写一“令”字,并国有朝天龙戏珠、海水等图案。它是《四郎回营》《十五贯》等戏的关键道具。
木枷
道具。是给戏中犯人所戴的刑具。木质,由两块长约75厘米、宽约30厘米的对折木板制成,上面涂上黑色,一大二小成“品”字形三个孔,将犯人的头颈、双手套于孔中,使其不得自由。成为犯人身份的标志。木枷多为男犯所戴,如《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林冲,被发配充军时,就要戴木枷上场。因其主要以木制成,故称“木枷”。
手枷
道具。古代限制犯人自由的刑具。戏曲舞台将其简化,制作成宽约30厘米、高约18厘米的黑色木板,中间开两个洞孔,将犯人的双手套于其中,故称“手枷”。因为手枷形状较木枷小,演员相对容易活动,在粤剧舞台上犯人多戴手枷表演。
鱼枷
道具。又称“双鱼枷”。是戏中为专门限制女犯人自由的刑具。木质,由两条鱼互抱的图案组成,上面绘有鱼头和红绿鱼鳞的纹饰。中有一大二小共三孔,分别将犯人的颈部和双手锁套其中,使其不得自由。此道具是一种情节内容和角色身份的展示。此道具原由京剧传入,为戏中女犯人所用如《玉堂春》中苏三起解时,就穿戴这种双鱼枷。因其以双鱼图案为枷,故称“鱼枷”。
锁链
道具。将生活中的锁链镀成银白色,长度根据演员表演的需要而定,两端各接一个大铁环,作为手铐。演出时,演员扮演剧中犯人角色,将双手套进铁环,表示被抓捕,或被羁押,失去自由。演员利用套在双手的锁链在舞台上可以做出种种形体和身段的表演,甚至是利用锁链作为开打时的武器。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舞台美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