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屏,原名孔宝珠,1934年生,原籍广东南海石碣村人。她出生在广州市西关一个手工业劳动者家庭,父亲是个粤剧迷。在晚上收工后,孔雀屏的父亲都要带着她去看戏,所以孩童时的她就喜欢上了粤剧。1947年,孔雀屏的父亲想送她去学戏,但苦于无人引荐,得知香港老艺人俏兰芳招收学生,原想到香港去拜师,因为学费太高,没有成行。后来,她的父亲偶然看到著名男花旦林超群招收学员的“街招”,即带着孔雀屏去报名参加,成为林超群的入室弟子,时年13岁。1948年,由靓少佳、郎筠玉组织的“胜寿年”戏班需要人,请林超群去主理戏班业务,林超群就带着林小群、孔雀屏等人一起加入“胜寿年”戏班,年仅14岁的孔雀屏开始踏上台板,当一名小梅香。之后几年间,孔雀屏先后跟着“大利华”戏班、“红鹰”剧团、“太阳升”剧团在广州、上海、海南等地演出,在此期间,认识了丈夫谈笑风。
孔雀屏与谈笑风主演《张羽煮海》的剧照(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或许是上天注定了孔雀屏与湛江有缘。1957年,广州羊城剧团已定聘孔雀屏到该团担任正印花旦,但要准备行头,行头要等三个月才能交货。正是这三个月等行头交货的空档期,远在千里之外的湛江粤西粤剧团告急,该团一些主要演员相继离团,缺正印花旦和文武生。团长谭天亮得知孔雀屏的情况后,带着何锡洪、杨业等人一起来到广州西关,诚恳邀请孔雀屏到湛江粤西粤剧团任正印花旦、谈笑风担任文武生。去还是不去?对当时新婚不久的孔雀屏来说皆有为难之处。后来,孔雀屏想到有三个月的时间暂无台期演出,不如先去湛江粤西粤剧团帮忙三个月,况且她与丈夫早年也在湛江演出过,对那里的粤剧艺术氛围和自然环境都有良好的印象。就这样,孔雀屏说服了丈夫谈笑风,夫妻双双来到粤西粤剧团。
孔雀屏当时带了《新可怜女》《燕子楼》《牡丹亭》等十部戏到湛江,其中《牡丹亭》作为保留节目。在广州时,孔雀屏在由昆曲师傅指导排演的《牡丹亭》中饰演春香,期间她学到了新的舞蹈,该剧在湛江上演后大受欢迎。由于孔雀屏在五十年代初积极参加了戏曲的改革,将广州大班的艺术风格引进湛江,又受林超群、林小群父女的影响,加之吸收了罗家宝的香港风,具备了省港大班的风范,给湛江地区的粤剧艺术带来了一股春风。湛江地区的观众善良淳朴,对演员非常敬重。在山区演出的时候,农民从几十里外赶来看戏,散场后又打着火把走回家,夜色中,火把在崎岖的山路上形成一条蜿蜒的火龙,那情景让孔雀屏亲身感受到农民群众对艺术表演的渴求之心,她的思想感情也很快产生了把湛江广阔天地作为舞台的转变。特别是她在体验生活时结识了老红军张桂芳,老红军张桂芳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但他有功不居,情愿回家乡茂名山区朋情乡当一名农民,带领乡亲建设山区。张桂芳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孔雀屏,使她从一个旧戏人,转变为一个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她下定决心留在湛江继续为广大农民服务。
孔雀屏1968年从湛江粤西粤剧团到阳江“五•七”干校锻炼(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孔雀屏视演出质量为自己的生命,她认为,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各种各样的形象,不断地酝酿,不断地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例如:在1959年的神话粤剧《悦城龙母》中,孔雀屏扮演龙母一角。这个角色年龄跨度很大,要从一个十多岁的天真活泼的渔家少女演到稳重慈祥的中年妇女,孔雀屏却能演到场场满座。从二十二岁起,孔雀屏就开始担演这个角色,一直演至人到中年。她就是凭着战胜自我的勇气,凭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将《悦城龙母》演成了精品。年轻时,孔雀屏演出这部剧的难点是如何演好老成持重的龙母;到中年时,她的难点却是如何演好天真活泼的渔家少女。为了这个角色的塑造,孔雀屏去渔港体验生活,学习撑船、划艇、撤网、收网和补网,然后再设计舞蹈、身段并加以美化,从形体表演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做到丝丝入扣。在保留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孔雀屏善于吸收、消化其它剧种的特长。在演《马娘娘》一剧时,她运用湖南花鼓戏《游乡》《补锅》的一些表演手法,并揉合花旦、刀马旦、泼辣旦的表演程式,使马娘娘这一人物“活”了。孔雀屏深谙艺术形象源于生活的道理,为了演好现代戏《李双双》,在农村巡回演出时,她常常与农村妇女同食、同住、同劳动,把李双双的形象演得更有南方生活气息。1963年,周恩来总理看了孔雀屏演出的《李双双》后,高兴地对她说:“你把李双双擀面饼改为搓汤圆,改得好,很有南方特色。”孔雀屏曾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广州接见现代剧《李双双》演员,左四为孔雀屏(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培养新人就是造就艺术的未来。孔雀屏从艺五十多年,她技艺全面,戏路宽广,被称为“万能旦后"。但孔雀屏没有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演员,面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日渐式微,她焦虑不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她就向主管领导提出要重视培养新的艺人。
到八十年代中期后,孔雀屏侧重于带班和培养人才。她选准好苗子,大胆使用,釆用压担子的办法,使他们成为新秀。《悦城龙母》中十六岁的龙儿一角原是她的丈夫谈笑风扮演的,孔雀屏动员她的丈夫让出这个角色,让刚从艺校毕业的武旦李雪冰来扮演。起初李雪冰没有信心,孔雀屏夫妇一起教她练唱,练身段形体,并请武功师教她武功。在孔雀屏和谈笑风的指导下,通过李雪冰的努力,使该剧以崭新的面貌在上演后大受观众称赞,李雪冰在香港、新加坡巡回演出时,极受欢迎。观众赞誉:“李雪冰能文能武,能唱能打,能男能女,多才多艺。”著名文武生黄伟坤是1984年的艺校毕业生,他到湛江粤剧团后,孔雀屏对他严格要求,手把手地教他,“压”他主演《秦香莲后传》中的主角春哥,使黄伟坤迅速成长,在三年时间内先后获得省、市(湛江市)粤剧艺术多项奖项,成为粤剧艺坛的新星。
2005年6月,红线女、黎子流在后台与小演员、孔雀屏合影(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孔雀屏为了湛江粤剧事业的持续发展,在1990年初,开办了“小孔雀”粤剧培训班和“小孔雀粤剧团”,她采取“以功带戏,以戏促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丰硕成果。十多年来通过以团带班、以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举措,培养了300多名青少年粤剧演员,其中梁兆明、莫燕云、李秋元等人现在分别是粤港等地的优秀粤剧演员。孔雀屏的得意门生李秋元在首演粤剧《钟馗》时就引起了轰动,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戏剧文化奖、移植经典剧目大奖等奖项。当年的“小孔雀”学员莫燕云(现广州粤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孔雀屏悉心指导,请京班师傅教她《白蛇传之盗草》,使未满十五岁的小燕云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二十多年后,莫燕云回忆起恩师孔雀屏,表示如果不是孔雀屏老师当日慧眼识珠,也不会有今日的莫燕云。可见她们的师生情谊之深。
李秋元演出《钟馗》的剧照(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当年的“小孔雀”演员莫燕云在“广东省第三届戏剧演艺大赛”中荣获金奖及获得“红线女育苗基金奖”时留影(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当年的“小孔雀”演员梁兆明在“广东省第二届戏剧大赛"中荣获银奖及获得“红线女育苗基金奖”时留影(图片由李悦强提供)
有人说孔雀屏是前半生演戏,后半生育人。粤剧界有这样的传说:“凡唱粤剧处,必有湛江人。”的确是这样!孔雀屏生前曾说:“我们这一辈人,总是要给年轻人让出舞台,我殷切地期望年轻演员更加奋发,快快成才,这是党和人民的托付,也是粤剧艺术发展的希望。”雀姐当年朴实无华的话语,也许是她能将广阔天地作为舞台的初心和使命吧!
本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该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