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网站地图
会员驿站
收藏网站
繁體版
/
简体版
首 页
信息与评述
粤剧非遗
名家荟萃
剧(曲)目介绍
团体机构
专题
粤剧进校园
数据库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01)镜花影剧社、觉先声剧团
发布时间:2022-03-08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镜花影剧社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比较著名的一个全女班。主要演员有苏州妹、关影怜、苏醒群、曾瑞英、鬼马三、邓细容、西洋女、林丽卿、黄降华、谭凤霞等。苏州妹擅演风情戏,学“花旦王”千里驹,代表剧目有《夜送寒衣》《夜吊秋喜》《桃花源》(四卷)等。曾瑞英武功较好,以《醉打蒋门神》获誉。为了争取观众,该班也在服装、布景、灯光方面下工夫,较早使用立体布景和灯光效果,且服饰华美讲究。由于新奇,吸引观众,演出上座曾一度超过男班。后情况不详。
觉先声剧团
1929年薛觉先创办于香港,率先把戏班改称为剧团。该团主要演员除薛觉先、唐雪卿夫妇外,先后有嫦娥英、谢醒侬、李翠芳、李艳秋、少达子、黄秉铿、叶弗弱、廖侠怀、上海妹、半日安,以及陆飞鸿、新周瑜林、麦炳荣、吕玉郎、薛觉明、新马师曾、楚岫云等。薛觉先与上海妹、半日安的合作,曾构成名重一时的“薛、妹、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编剧有江枫、冯志芬、梁金堂。为了适应潮流,应对当时大量外国电影的冲击,克服粤剧不景气的影响,该团拓宽剧目题材,力求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古装戏、时装戏、中国戏、外国戏都有编演,文戏与武戏并举,悲剧与喜剧兼备,丰富多彩,以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情趣和要求。主要剧目有《胡不归》《姑缘嫂劫》《白金龙》《璇宫艳史》《心声泪影》《游龙戏凤》《西施》《貂蝉》《花染状元红》《前程万里》等。所演剧目都力图体现薛氏“合南北剧为一家”“综中西剧为全体”的艺术主张,富有革新精神,在粤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其他剧种和电影的艺术手段,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演出作风庄重典雅,矩矱谨严。并对旧戏班的一些舞台演出陋习进行改革,又革新剧团体制,减少冗员,节省开支……这些措施,提高了艺术质量,增强了演出效果,赢得观众,演出十分卖座,收入可观。班中成员比较稳定,剧团延续达十余年,在此期间形成的“薛派”艺术,对粤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薛觉先、唐雪卿返回内地,在广西重建觉先声剧团,投入抗日劳军演出,并流动演出于桂、粤、湘、滇四省之间。其时该团主要成员除薛、唐夫妇外,还有演员阮文升、郭如虹、梁少声、陈燕侬、梁素琴、白龙珠和乐师梁以忠、高容升、苏朗天等,演出剧目有《胡不归》《白金龙》《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梁红玉》《女儿香》《战地莺花》等。1944年湘桂大撤退时,该团成员四散逃难,剧团无形中解散。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薛氏回香港重组觉先声剧团,在广州及香港演出。由于薛觉先在抗日战争期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健康受到很大摧残,此时更每况愈下,剧团时演时停,不久即解体。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
上一篇
孔雀开屏,情寄粤西——简记孔雀屏扎根粤西五十年
“寻找花城的春天”——红线女艺术中心举办手绘陶瓷碟亲子学堂活动
下一篇
信息与评述
◎
演出资讯
◎
粤剧活动
◎
名剧名家演出资讯
◎
红派艺术动态信息
◎
红船旧话
◎
梨园逸事
◎
剧评与争鸣
◎
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最新资讯
◎
粤剧新气象
◎
非遗动态资讯
◎
剧苑随笔
◎
其他资讯
◎
小红豆风采
◎
五洲粤韵
◎
八面来风
◎
传播与保护
◎
粤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