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462)广州庆春园、广州广庆戏院、广州河南戏院
发布时间:2024-02-06 作者:粤剧大辞典 来源:粤剧大辞典 点击:
广州庆春园
位于广州市吉祥路地段,道光二十年(1840),由江南人史某仿照北京茶园的形式创建。这是广州第一间茶园式的戏园。设有地台可以演唱,但不设门票,只收茶资,人们边饮茶边看戏,既是戏园又是茶园,生意甚为兴隆。也为当时粤剧名伶献艺竞技之所。其时探花李文田,为该园撰书一对联云:“东山丝竹;南海衣冠。”张维屏《花地集》有咏“庆春园”诗云:“身似在皇州,笙歌助劝酬。岭南为创举,燕北想前游。富庶乃有此,去来皆自由。康衢传击壤,从古重歌讴。”咸丰七年(185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侵占广州,该园毁于兵燹。
位于广州市多宝路昌华大街,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刘学洵在其所建刘园附近兴建,这是广州市第一间对外售票公演的戏院。它环境优美,水陆交通方便,戏院内有电灯照明,座位分藤椅和木椅两种。戏院建成后,首台由德财贵班演出粤剧,其时票价为男界白银8分、4分,女界白银1钱2分、4分。常在此演出的除了粤剧班外,还有外来剧种戏班。戏院开业一年左右即关闭。
前身为大观园戏院。位于广州市南华中路293号(现光明大戏院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广州的潘、卢、伍、叶四家富商投资兴建,称“大观园戏院”。光绪二十八年,因其地址在珠江南岸,遂改名为河南戏院。院内设有固定的观众座位,票价分别为3分6(5分)、1毛、2毛三种。戏院地处珠江之滨,粤剧红船班常在此演出,红船可以直泊在戏院后门。李雪芳也曾以《仕林祭塔》一戏在该院义演募捐。由于戏院常聘请有名的粤剧戏班演出,很受市民欢迎,当时被美称为“广州四大戏院”之一。日军侵占广州时期,河南戏院因年久失修,倾圮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