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授·传情——记葛锐娟这些年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5-01-17 作者:黄广荣 来源:粤剧网 点击:
2024年7月30日、31日两晚,由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古装粤剧《梁红玉》在广州江南大戏院诚挚上演。剧中饰演女主角梁红玉的是大家久未见的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先后拜国家级非遗昆曲传承人、教授沈世华,国家级非遗粤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为师,文旅部通报的“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金奖得主、2022年广州市青年文化英才的葛锐娟。这几年,她鲜少在舞台现身,她在做什么呢?带着许多人共同的疑问,笔者走访了葛锐娟。
葛锐娟在大型古装粤剧《梁红玉》中饰演梁红玉
志作明师广播种
虽然远离了聚光灯下的舞台,但葛锐娟在中心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开展了许多向社会各界推广粤剧文化的活动。“2024年,我们部门开展了125场活动!”她自豪地说。研学教育这样的工作,仿佛是为葛锐娟量身定做,早在读大学时,她就开始尝试教学。葛锐娟曾在母校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学和原广东省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现名“广东文艺学院”)两所专业学校执教,也曾在星海音乐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白云区时代玫瑰园小学等院校教授粤剧表演。2016年,葛锐娟参加由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活动,到巴西、智利、秘鲁等国举办多场戏曲(粤剧)艺术讲座,受到广泛好评。2021年,她入选“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荣获文旅部通报表扬。
葛锐娟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带领大小朋友进行粤剧戏服体验
得益于京昆粤等多个剧种老师们的授课,葛锐娟心里总立着“规范严谨、因材施教”的标杆。每一次上课或讲座,她都根据不同年龄、职业的受众需求和兴趣进行内容上的调整。2024年“三八”妇女节时期,她别开生面地设计了一场献礼女性的研学活动,通过讲述粤剧舞台上重要的定情信物——钗的相关剧目,让学员在古典而美好的氛围中动手制钗。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加上女性主题蕴含的浓浓情意,年龄跨度超过半个世纪的学员们个个脑洞大开,制出了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钗。大家不仅领略到粤剧的美和浪漫,也为自己或母亲、爱人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手工大礼。
葛锐娟是一个细心、虚心且好学的人,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让她对舞台后台的化妆、服装、道具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她为学员们开设了盔头、化妆等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又对红线女老师相关的剧目、曲目、电影等作深入的解读,使得课程涉猎相对广泛。“越学越觉得自己懂得少。”葛锐娟如是说。粤剧的音乐、把子、武功、服装、道具……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研学课程,这背后,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和粤剧独特魅力的强大支撑。葛锐娟希望能将粤剧的每个点都延伸出来作细致剖析,用趣味的、严谨的、艺术的方式,把粤剧的好、美和韵味,更好地传达给每一位课堂上的人,让他们感受艺术大师红线女的艺术魅力,感受粤剧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葛锐娟在“乐享 独占鳌头”研学活动中讲解盔头知识,该活动获广州广播电视台G4频道报道
看到自己的课每次都有很好的反馈,葛锐娟也很高兴,她乐于发掘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希望老学员坚持,也期待新学员加入。青少年时期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每个人将来的读书、结友,甚至工作、家庭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葛锐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在成长中可以接触粤剧,哪怕只有一次。当然,她希望学员们有了第一次接触,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以后便有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摇曳生花的各种可能。戏曲较其他艺术门类成才周期更长、要求更全面、综合性更强,因此她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为他们打造剧目、争取更多表演和比赛的机会。她教的青年教师、大小学生参加过各类省市区的赛事和展演活动,获得了不少赛事的奖项。在一次演出中,有以前教过的学生和葛锐娟打招呼,原来这位同学因为曾经选修过粤剧课,现在竟在某个小学中负责起粤剧社团的活动,带着小朋友来一同演出。葛锐娟高兴极了,她对笔者说:“我希望有1+1>2,甚至是1+1>10的效果!”
葛锐娟在拍摄广东广播电视台系列纪录片《你好,大湾区》之“英国名校学生的中国课题”
情牵氍毹续前进
1997年,年幼的葛锐娟作为广州市艺术学校特招的97粤剧班中的一员,被送到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学进行京剧规范的基本功训练启蒙,从此翻开了从艺的人生新篇章。葛锐娟得到了粤剧、京剧、昆曲等多剧种老师们的细心浇灌,像一棵小树苗茁壮长成。
任何机会都不是偶然,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7月,葛锐娟领衔主演的大型古装粤剧《梁红玉》在广州江南大戏院隆重上演。这出由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和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的剧目,是葛锐娟离开舞台数年后的再度披挂上阵,于她而言,意义重大。
葛锐娟在大型古装粤剧《梁红玉》中饰演梁红玉
为了演好梁红玉,葛锐娟可以说是“豁出去了”。每天,她在排练场里汗流浃背,离开了排练场还要处理好中心的工作。想到自己离开舞台这么久,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一定要对得起各方给的信任和期待,让观众看到自己还有一些进步。强大的体力和精神压力,葛锐娟抗住了,并且像打了强心针一样。累的时候,她脑海里就会想起当年老师教导她“做戏三分新”,师父教导她“要敬畏舞台”,于是下定决心,自己要百分百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演出。
经过长时期的准备,《梁红玉》开始售票。葛锐娟有点担心,怕自己离开舞台太久,老观众忘了她,新观众又不认识她。结果,两晚的公演现场中观众的热情让葛锐娟如释重负。她感恩老观众还关心她,感恩这几年自己通过中心的活动又获得了新朋友。
两晚的《梁红玉》演出告一段落,大家对葛锐娟的评价相当高,认为该剧非常适合允文允武的她出演,并赞扬她武戏干净利落、文戏清丽婉转,唱腔更添了亮色和韵味。
葛锐娟在大型古装粤剧《梁红玉》中饰演梁红玉
其实,如果大家留心,还是会看到葛锐娟不时出现在舞台上。例如她曾参加广州粤剧院的一些惠民演出,出现在欧凯明师父的桃李专场系列演出中,还现身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红线女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每月展演一次的“粤乐长闻”,在这个活动中,葛锐娟大秀红腔名曲,向观众展示红派艺术的丰富曲目,并在每一次演唱中深入理解红腔的奥妙,根据个人条件,葛锐娟的演唱在保留红腔惯用的运腔风格外,还添了自己清丽的风格。
2023年,在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吸收欧凯明师父的意见,葛锐娟对红派名剧《昭君出塞》作了新的身段编排等处理,凭借该剧荣获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南派粤剧大赛暨粤剧红派艺术大赛粤剧红派艺术折子戏专业组一等奖。
葛锐娟演出粤剧红派名剧《昭君出塞》
2024年12月初,葛锐娟带着粤剧《梁红玉》回到家乡广西北海市和广大的父老乡亲见面。用她的话说,这次是回去“交作业”。此次重演,她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脚腕的韧带断了3个月后首次登台演长剧。但以葛锐娟要强的性格,毫无疑问,演出结果是圆满顺利的。
经历过事业上多方发展的葛锐娟,其实对以后要走的路更加明确和坚定了。用她的话说,自己要做一个德艺双馨、能够全面发展的人,一如师父和老师们的教导,一如母校的校训。让我们拭目以待葛锐娟今后更宽阔的发展之路,也让我们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