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培養“粵劇娃娃”增強粵劇生命力
发布时间:2013-01-30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嶺南地區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近年來文化娛樂方式的豐富,以及觀眾結構的變化,粵劇觀眾正在逐漸流失。為了增強粵劇生命力,廣東省2012年力推深圳市寶安區培養“粵劇娃”的模式,從培養娃娃觀眾抓起,拯救粵劇文化遺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瓶頸 “觀眾緣”缺乏
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合申報的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嶺南地區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年多來,粵港澳在傳承粵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為受方言壁壘的限制以及多元文化的影響,在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的廣東,粵劇的觀眾正在逐漸流失。為此,粵港澳各地進行了各種探索。例如,深圳市寶安區培養粵劇娃的模式,就在今年1月舉行的“廣東省首屆青少年粵劇粵曲大匯演工作總結暨粵劇保護、傳承、發展研討會”上得到了各方肯定。
觀眾是粵劇粵曲生存和發展的生命力。但正如廣東省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陳京鬆在研討會上所說,現在大多數地方戲曲的瓶頸就是觀眾群體在萎縮。新中國成立后有150多個劇種消亡,消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觀眾。木偶劇團沒有觀眾了,粵劇的觀眾則受方言壁壘限制,隻局限於粵語地區。
由於多元文化的介入,觀眾緣成為傳承的大問題。粵劇名家倪惠英也認為,現在粵劇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觀眾問題。沒有觀眾,沒有市場,粵劇怎麼發展?培養粵劇演員還不是最大問題,因為演員是一個職業,可以在全社會招收,但是觀眾不一樣,觀眾是要掏錢來看。所以傳承粵劇最重要的是培養觀眾群體。
倪惠英認為,對於青少年粵劇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把每個學生培養成粵劇藝術家,而是在於培養觀眾。國家一級編劇何篤忠有著同樣的認識。他說,目前粵劇傳承的主要任務不是培養專業演員,而且進行青少年文化藝術素質的培養,打好基礎,讓粵劇教育像語數理化一樣,成為一個學科。這樣也許會有80%的學生成為未來的粵劇老戲迷,粵劇傳承就會大有希望。而如何培養青少年觀眾、讓粵劇進校園?這就要求在傳承中,不能用強制性的或半強制性的方式,而是應該把有興趣的學生組織起來。
希望 “粵劇娃”可圈可點
在深圳寶安的幾所學校中,音樂課上學生可以學習粵劇的唱腔﹔舞蹈課上,學生們可練習粵劇的身段表演﹔而在美術課上,學生則可以繪制臉譜﹔語文課上則有粵劇經典台詞賞析。在青少年粵劇傳承方面,寶安模式值得探討。從2004年寶安區開始啟動“京劇進校園”,寶安的“京劇娃”已是名聲在外。如今,寶安區的“粵劇娃”同樣毫不遜色。從2007年開始,寶安區也啟動了粵劇進校園的項目。目前,寶安區有12所學校啟動了粵劇進校園活動,福永街道7所公辦學校則全部普及。
寶安的粵劇娃培養成績可圈可點。寶安教育科學研究培訓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在研討會上如此解析,專家引領是關鍵,從一開始,寶安就在全國聘請教師。不僅如此,寶安還注重搭建平台,每一年孩子們有幾十次的演出機會,讓他們得到更多鍛煉。另外,寶安還創新機制,採取區和街道兩級管理,統一聘用教師,統一排練方案,統一安排專家授課時間,實現設備、服裝等資源共建共享。
不僅在深圳,在廣東省佛山、廣州等地,粵劇進校園同樣開展得有聲有色。在佛山南海區西樵鎮第一小學,早操之后的粵劇身段操在3000多學生之間堅持了3年多。廣州市荔灣區三元坊小學從2005年開辦粵劇班。荔灣區教育局每年舉辦“三元杯”大賽,隻要是學粵劇的孩子都可以參加。荔灣區少年宮從1996年建立了荔灣區藝術學校少兒粵劇培訓基地。而廣州市白雲區文化館已經擁有50多個粵曲私伙局,培養了一批粵劇娃娃劇團。
經驗 民間力量不可忽視
香港的民間組織在粵劇保護方面的力量不可忽視。在研討會上,香港八和粵劇學院相關負責人徐月明介紹了香港傳承粵劇的經驗。作為以弘揚粵劇藝術為己任的香港八和會館已與兩個慈善機構合作,並在兩個學校做試點,探討如何在學校推廣粵劇粵曲。
八和會館更爭取到香港粵劇發展基金、康文署以及盛世天戲劇團的支持,與油麻地戲院合作的新秀基地正成為培養粵劇新秀的搖籃。在香港粵劇培訓機構不多、資源不足的條件下,2012年7月,香港八和會館正式進駐油麻地戲院,開展“粵劇新秀演出系列”,並得到了眾多觀眾捧場。300多人的場座,平均7成都是靠購票進場。在短短數月的時間內,200多場的演出中就有130場是粵劇,其中又有70多場是旅游場,以吸引外國游客觀看。
徐陳月明說,香港演出團隊都是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因此八和會館還會舉辦各種籌款活動,邀請慈善機構參與進來。香港每晚都有粵劇演出,要把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堅持下去需要資金支持,但資金又不能單靠資助,因此觀眾購票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勵。而之所以有觀眾,是因為香港20多年來在社區、學校持之以恆的積極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