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匠心、践匠行——记广州红豆粤剧团道具设计邓建文
发布时间:2018-09-06 作者:黄广荣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舞台道具以假乱真,盔上绒球个个如新,髯口刀枪整齐上阵,有谁知道幕后能人?
都说“睇戏睇老倌”,许多观众看粤剧只关注舞台上演员,但我总认为戏曲舞台的魅力是综合艺术的魅力,所以关注粤剧演员的同时,也关注粤剧的其他方面。例如,演员头上戴的,身上穿的,手里拿的……究竟是谁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盔头、凤冠 、兵器、宫灯等物品呢?原来出自行内称“杂箱叔父”的道具设计之手。为解开疑惑,带着好奇,我专程采访了红豆粤剧团资深道具设计——邓建文。
后台的邓健文总是低着头忙乎着, 很少见他有闲着的时候,我静静地等他忙完之后才过去与他搭讪。或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吧,平时寡言少语的他终于“开金口”与我分享他的从艺经历和道具工作的喜乐了。
邓建文正在凝神贯注检查头盔
邓建文是化州市官桥镇人,1987年9月拜化州粤剧团的武生余国志为师学艺,1988~1990年在中山市粤剧团工作,1991年加入广州市粤剧团宝乐粤剧团(广州粤剧二团)做五军虎。他喜欢 制作手工艺,善于利用时间 ,晚上演出,白天练功之余,用他的一双巧手和简单的工具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极其逼真的小玩意。有次,他拿吃完蜡丸剩下的黄色蜡制作成一些人物和动物,让惜才爱才的团长钟康褀发现,赞赏他是道具设计的天才,勉励他“只要肯用功,行行出状元”,后台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台前。自此,道具设计渐渐变成了他的主业。
建文经常自嘲自己的毯子功是“吸地毯”,每次演出前都与另一位拍档早早地到后台,把所有道具,无论是穿的、戴的、用的、摆的、挂的,每件用物他都细心检查,摆放整齐。同事们都善意地笑他有“洁癖”,又放心地认为只要文哥(同事们对他的尊称) 保管的用品,戴、穿、拿着演出就有“安全感”, 表演也更有信心。有次戏迷问“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问他的盔头是不是新做的,欧凯明告诉戏迷已经用了十几年了。缘何看上去还是像新的一样?原来建文在每次演出前都会用蒸汽喷雾器把所有的盔头上的绒球进行加湿梳理,使丝绒球恢复弹性和蓬松感,在演出时就会让人感觉是新的一样。
邓建文在演出前整理齐整的髻口
为了创作道具,建文反复推敲,查阅大量资料,从角色的身份、性格、处景出发, 艺术写实与写意及抽象之间,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既要符合现实生活审美角度, 又要考虑演员利于表演,(还要携带方便,便于运输)。 足见他的劳心、苦心和耐心。工作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这是他最恐惧,也是他最乐意接受的挑战,他经常带着头痛、拖着疲劳的身躯通宵达旦地思考、筹备和制作道具,如《刑场上的婚礼》 中起义时演员们手中的驳壳枪,是利用轻便的木头上参照形象绘图案,切割成形,再根据实物颜色在不同的部位上黑、银、棕色的;长枪则用了橡胶、藤条、弹簧等材质制作,(曾有人建议枪口部分用铁),而建文最终选用了藤条,原因铁如果放置久了发生弯曲变形很难修复,有弹性的藤条轻便易打理,上色后十分形似,扳机处用了弹簧,能动能发声,且不容易损坏,整条枪既不会过重,又保持质感,便于演员拿起来更有手感,演得更逼真;戏中主角周文雍和陈铁军在狱中的手拷锁链,考虑到戴在演员身上不能过重而又要体现有份量,还有锁链的声音。若轻了则太假,没有声音便是“死链”,于是用了榈枝来制作铁链的扣环,涂上颜色,掷地有声,又用纸皮和铁线做成有子母带的手铐,不同大小的手都能使用。又如《昭君出塞》 中昭君抱着的琵琶,设计制作轻便且有古典味道,与焕彩夺目的戏服配衬相得益彰。还有《钟无艳》中的铁扫把,扫把头用胶质成形,把柄用藤条,在武戏中舞动起来软硬适中,刚柔并济,在把头两侧加了二个带银珠的吊坠作点缀,吊坠让铁扫把在舞动时更加灵动,银珠闪闪吸引观众的注意。还有许许多多的道具,都是他彻夜不眠地设计雕刻制作完成的。或许是成就感吧 ,每到完成后头痛也自然消失了。
邓建文为李嘉宜专场《董生与李氏》中设计李氏手拿的小宫灯
建文清楚地认识到,要做好道具设计管理工作,没有文化是绝对不行的,为了能更好地做好道具设计这份工作决意再进学府进修,他首先攻读旅游中专,2005年再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大专毕业后继续攻读中山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本科毕业。
红豆粤剧团团长苏华是这样评价他的:“ 建文刻苦耐劳,朴实又朴素,平凡又平易, 演员需要什么都有求必应 ,为艺术的完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二十多个春秋,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红豆粤剧团所荣获的文华大奖、梅花奖、白玉兰奖,以及省、市级比赛中所获得的奖项都离不开他的心思和技术。 我最欣赏建文的就是他很懂得感恩,尽管经济不宽裕,还经常去探望带他出身的前辈。”1996年,他荣获广州市文化局颁发“个人优秀共青团干部”奖,并多次荣获院、团个人工作优秀奖。
制作上、技术上的工匠,在演出前的整理上匠心, 工作虽然繁琐,建文却乐在其中。 “平凡也能发光。”,是他的座右铭 ,舞台是综合的艺术,他常说:“老倌(演员)在舞台上‘伺候’观众,而他在后台‘伺候’老倌(演员), 要求越多越高,自己则学到更多,讲到底,都是为了观众,只要观众满意,再苦再累也值得!”
附:杂箱(道具)六大类:
一:生活用品类的茶杯、酒具、台灯、香烛、笔墨、纸砚、书信、包袱、手巾仔、扇子、银两等。
二:公堂用的印信、签筒、惊堂木、水火棍、高脚牌、令箭、令旗、枷锁、圣旨等。
三:兵器类的单刀、大刀、单头枪、双头枪、腰刀、宝剑、腾牌、匕首、弓箭。
四:盔头鸡尾类的帅盔、大额子、平天冠、凤冠、相貂、沙帽、福襦巾。
五:须口类的满胡、吊口、红须、苍须等。
五:须口类的满胡、吊口、红须、苍须等。
六:靴鞋类的高靴、文生鞋、绣花鞋、草鞋、跷鞋等。
还有宫灯、金锏、羽扇、帅旗、台围……